知考策略,事半功倍
古人云:“得其法者事半功倍,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。” 语文期末复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,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。那么期末复习应该注意些什么?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复习呢?
一、知考题
1.知题型。 高考语文试卷150分,其中作文60分, 剩余试题90分,试题分别为:现代文阅读36分、古代诗文阅读34分、语言文字运用20分。
2.知考法
①论述类文本阅读:该题有4种备考文本,分别是:学术论文、政论文、书评、时评,这4类考题的难度按此顺序依次递减。
②实用类文本阅读:该题有2种备考文本,分别是:新闻、多材料阅读,难度基本一致。该题为2道选择2道简答,简答题难度并不大,重点在于总结、归纳和概括,要点要全,论述要清。
③文学文本类阅读:该题有4种备考题型:散文、小说、戏剧、传记,其难度按此顺序依次递减。考题类型均为2道选择,2道问答,问答题考法多样,但多集中在写作手法、表达技巧、表现手法、修辞手法、行文结构、情节设置、观点看法等题型。
二、明方法
1.及时做好笔记
期末复习是一个系统化工程,不同阶段有不同复习重点和任务,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上要集中精神明晰对于教材的理解,更要及时做好笔记,这样在期末复习时就可以梳理好重点知识。那么做好笔记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
①笔迹明晰,一目了然。 漂亮的笔记不仅有助于大家平时回顾,更是你辛苦付出的见证。
②划分层次、分门别类。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后,要根据教材对不同单元不同课文的要求阐释划分出不同的角度结构,明晰教材脉络。
③注重系统,把握细节。语文课本形散而神聚,一个单元看似各种类型大杂烩,但只要抓住单元学习任务,把握单元主题,就能够实现珠联玉缀的效果。
2. 善于积累
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同学们在积极地语言实践中积累与建构起来,是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,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,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。那么这是需要在平时多多积累多多记忆的,准备一个语文积累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。
①文学常识。重在课内的积累和课外的拓展,每篇课文的作家、作品、背景等知识点要留心记忆。
②文言文。重点把握“四大现象+特殊句式”,这是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。此外,每一篇文言文都要细化处理,每一个文化常识都要记忆。
③诗歌鉴赏。始终把握好“象”“意象”“意境”三者的关系,始终运用好“找意象”“造意境”“表情感”的答题方法。
④作文素材积累。课内课外各类素材随时积累,分类归纳,可根据素材所属“话题”类别积累,始终做到作文言之有物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序。
3.制定学科复习计划
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期末复习计划,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。
4.多多练习,链接高考
①“道”比“术”更重要。不论是哪一类题目,关键在于掌握其规律和方法,话术次之。想要做对题,首先要学会审题,其次要知道知识体系,最后要知道对应题目类型的答题步骤和答案写作方式。
②全而有序。语文题的重点在于要点要全,分析要透,条理要清楚。
③逐类攻克。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解题、答题规律和方法,要会一个进而会一类,万不可死记硬背一个题的答案。
④学在课内考在课外。高中考点来自书本,考题来自课本以外,要想有好成绩,功夫在课内,也要延伸至课外。
学习不仅是智力的比赛,更是体力和执行力的比赛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缓解期末复习过程中的压力,运动过程中身体释放的多巴胺更能让学生感觉心情愉悦,以更饱满的精神、更积极的心态,投入到期末复习学习中。